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視察深灣巴士總站 Site Visit the Shum Wan Bus Terminus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New Banner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轉載:黃竹坑醫院地競爭烈 Private Hospital in WCH
Wen Wei Po B02 | 財經新聞 | 2010-11-18
| |||||
|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卓建安)亞洲金融(0662)總裁陳智思表示,該公司已入標競投黃竹坑私家醫院用地,惟預計競爭會很激烈,包括印度、馬來西亞等地的企業均參與競投。 陳智思昨日在港出席高端經濟論壇時表示,亞洲金融現時仍維持黃竹坑醫院項目30億元的造價預算,惟有關金額並未包括地價,而政府對醫院地價及其他細則要求會影響競標者能否投得項目。 根據有關資料,政府之前推出四幅分別位於黃竹坑、大埔、將軍澳和大嶼山的地皮用於興建私家醫院,並收到30份意向書,其中12份意向書有意競投黃竹坑地皮,包括亞洲金融及恒基地產(0012)主席李兆基擁有的仁安醫院。 |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地區工作 巨細無遺 Minor Cases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運輸署計劃重組58及59小巴 Rationalization of Route58, 58A and 59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民主黨青年委員會變身「民主青年」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從傳媒報導民主黨成立「民主青年」想到的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P14 | 政情 | 2010-11-09
| |||||||||||||||||||||||||||||||||||||||||||||||||||||||||||||||||||||||||||||||||||||||||||||
| ||||||||||||||||||||||||||||||||||||||||||||||||||||||||||||||||||||||||||||||||||||||||||||||
民主黨決定提升黨內青委會的角色,改名為「民主青年」,並以獨立衛星組織運作,日後民主青年主席不再由中委會任命,改為內部選舉產生,並予以財政獨立。新組織容許非民主黨黨員加入成會員,以便他們吸納暫未想入黨的年輕「新血」,為黨做好接班準備。組織的領導層本周六進行首次選舉,預計由青委會主席莫兆麟擔任主席。 民主青年一個月前再招募會員,目前人數已由過去的16 人,增至前天的90 人,其中17 人是非民主黨成員,未來會向中學及大學招募會員。 該黨有意藉組織吸納年輕「新血」,新界西支部副主席林立志解釋,入黨對年輕人來說可能是件大事,故他們對入黨有猶豫,但「民主青年」可以讓他們多一個途徑,不加入民主黨下,與民主黨合作工作。民主黨中常委柯耀林稱, 「浪漫一點形容,可以給年輕人與民主黨拍吓拖,毋須茂茂然加入民主黨,讓他們有個平台互動認識吓!」莫兆麟指出,就部分爭取的議題,民主青年未來會採取社會運動及抗爭的行動,他並解釋,事實上過往民主黨的主席都是社運出身,同出一轍。 過去就房屋議題等,民主黨內的年輕黨員與領導層看法不同,他們有意藉這平台發表青年意見,而指已獲黨豁免需要跟從黨既有立場。港島區支部常委徐遠華舉例指,例如立法會中有修訂動議要求政府重推首置,但該黨立法會議員原本打算投棄權票,其中一個憂慮是首置會推高樓價,但不少青年黨員均支持首置,最後成功游說民主黨領導層支持。他解釋,政府所公開的首置壞賬的數據並不準確,因為將部分遲還款的計算在內。 【明報專訊】民主黨為進一步開拓青年人市場,把原本的青年委員會變身成「民主青年」,成員人數由原本16 人大幅增至92 人。本身是民主黨西貢區議員的柯耀林形容:「民主青年是給一個機會年青人與民主黨拍拖。」他說,不少青年對加入政黨有顧忌,民主青年可作平台讓人有機會「因了解而結合」,成為正式黨員。 計劃在大學中學招新血 本身是青委會主席莫兆麟表示,民主青年會在本周六召開首次大會,選出常委委員,他表明有意角逐主席一職。根據目前規定,除了主席必須由民主黨員出任,非黨員可提名及競選其他主要職位。莫兆麟解釋,民主青年隸屬於黨中委,領導層是由成員一人一票選舉產生,而財政上亦獨立於黨中央,令成員有更大發展空間, 「不用100%跟中央路線」,同時會就不同範疇設政策發言人。新組織計劃在大學和中學招攬新血。 民主青年目前92 名成員中,有75 名是黨員,另有17 人屬非黨員,當中最年輕的只有17 歲,而該黨立法會議員黃成智18 歲的兒子黃文軒亦有加入。據悉,因不滿民主黨政改立場而成立的「新民主同盟」,亦有成員加入新組織。 【本報訊】一班民主黨年輕黨員成立名為「民主青年」的組織,成員之一的莫兆麟指,組織可吸納年輕支持者,參與更多社會運動,「而不用加入民主黨」;他表示,新組織非與社民連抗衡,因兩者吸納的年輕人,「大家個市場根本不同。」 入會不代表入民主黨 民主青年其中9位成員昨與傳媒茶敘,有意角逐民主青年主席的莫兆麟指,民主青年的入會機制非常簡單,不似一般政黨般繁複,只要是年齡39歲或以下,兼面試成功後就可入會,而且「入會不代表入民主黨」,強調民主青年是一個獨立社運組織,至今已有92人加入。 民主青年成員、西貢區區議員柯耀林形容,民主青年是讓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認識民主黨,「好似拍下拖,發現有感覺,才發展落去,不一定要即時入黨。」 莫兆麟指出,民主青年的成立,並不是為了與以年輕人為骨幹的社民連作抗衡,「年輕人當中都有激、有不激」。 他補充,民主青年雖是民主黨黨內架構,但組織的財政及運作完全獨立,而成立亦得到民主黨中委通過,周六會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 【本報訊】民主黨為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下周起將組織旗下的青年委員會獨立成為直接隸屬中委的「民主青年」,並容許非黨員加入。青委主席莫兆麟表示,黨內現時不太熱衷社運活動,希望民主青年可改變風氣,但是否認與社民連競爭。亦有委員形容,新團體是青少年與民主黨「拍散拖」新平台,長遠希望可吸引更多青年入黨。 民主青年將於本周六會召開首次會員大會,選出新一屆領導層,莫兆麟指出,除主席一職外,非黨員亦可提名及競選其他主要職位。民主青年將就不同範疇設政策發言人,財政上亦獨立於黨中央。身兼西貢區議員的柯耀林表示,民主青年有更高的自主性及自由度,及讓青少年有更多渠道認識民主黨。 前綫前成員組成團體 另外,一批前綫前成員沿用前綫名義成立新的壓力團體,最近亦招攬社運人士楊匡及葉浩意加入。召集人甄燊港表示,自前召集人劉慧卿加入民主黨後,對前綫造成不少打擊,現時「浴火重生」,將繼續「抗爭為主、選舉為副」路線,不排除與社民連多方面合作。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民主黨奉行「大佬文化」多年,結果導致黨內青黃不接,為求救亡,吸納新血,民主黨中委會背後發功,以得十多名成員的青年委員會為藍本,變身成立只直接向中委會負責的「民主青年」,本身擁有獨立財政及選出青年民主領導層的權利。但可能汲取社民連「倒閣之亂」的教訓,為防新丁「兵變」,民主黨事先已封了後門,「民主青年」成員不能直接參與中委會選舉。 發起人之一、青委會成員柯耀林表示,有些年輕人未必願意一開始便加入政黨,故成立「民主青年」可先讓一些有興趣的青年人參與社會活動後,再認真思考,才決定是否加入。被問及是否因過往民主黨未有提供足夠的機會讓青年人上位而另起爐灶,出席成員強調,上位與否一切視乎本身實力,「唔係大佬唔霸住個位,就可以坐落去」,又指過去的副發言人制度沒有成效,反之只會扼殺年輕人的表現,今次希望提供一個平台讓青年人發聲,但當該黨中央就某個議題有定案的話,亦會跟隨黨中央路線。 柯耀林稱,目前共有92人參加,75名為現任黨員,17名為非黨員,其中包括「新民主同盟」的成員,又稱到目前為止「新民主同盟」並沒有違反黨紀,故無權拒絕他們加入。 前綫「復活」 翻劉慧卿舊帳 另外,前綫昨日舉行記者會宣布「重生」,並由甄燊港擔任召集人,成員還有香港獨立媒體的楊匡等。甄燊港批評,當年前綫與民主黨合併時,時任前綫召集人的劉慧卿取走了所有文件,又沒有辦理退會手續,致令他們無法辦理轉名手續,需要等到被公司註冊處取消註冊後,再重新申請。他又意有所指地說,不欲讓前綫落入「這些人」(劉慧卿)手上。 |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細眉細眼小個案:金寶花園門口換欄杆 Railing at Grandview Garden
深灣道路口加黃格 'Yellow Crossing Mark' at Shum Wan Road
這個老問題終於解決了:之前已將白線向後移,使轉入深灣道的車輛有較多空間,安全駛入深灣道,減少與轉出深灣道的車輛正面衝撞的危險;但因仍有一些司機無視或沒留意地下白線,故多謝運輸署李生的專業建議,在路口位置油上黃格,令上述效果更顯著。背景詳見:http://hk.myblog.yahoo.com/our_wch/article?mid=4007
After extending the 'white line' in order to extend the room for buses and long vehicles turning to Shum Wan Road, thanks to Mr Lee's professional suggestion, the 'yellow crossing mark' has been added a few days ago to decrease the potential danger at the junction of Nam Long Shan Road and the Shum Wan Road. Backgrounds , pls refer to http://hk.myblog.yahoo.com/our_wch/article?mid=4007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舊網誌:昂山素姬與僧侶對泣
昂山素姬終於獲釋,我想起三年前寫的一篇舊網誌(http://hk.myblog.yahoo.com/our_wch/article?mid=825),希望重發不會被視為是政治抽水。
早些日,偶然看到報紙大字寫著:昂山素姬與僧侶對泣。
心裡一陣震動,猛然浮現那對泣的情景,發現自己眼濕欲哭:卡夫卡說的那不可能被摧毀的東西,是眼淚?還是原始的權力慾? 報導說,僧侶走到昂山素姬的寓所外時停下來,齊聲誦讀經文﹕「讓我們遠離災厄,讓我們遠離苦難,讓我們遠離貧窮,讓我們身心安寧。」 那不可能被摧毀的東西,是向善的意志?
中國,我們的國家,這一次,再一次站在向善意志的對立面。我們有何顏面面對那手無寸鐵的僧侶,以及,昂山素姬那日漸蒼老的面容? 那不可能被摧毀的東西,到底還是:原始的權力慾? 世事如此複雜,我們如此渺小:「讓我們遠離災厄,讓我們遠離苦難,讓我們遠離貧窮,讓我們身心安寧。」
心裡一陣震動,猛然浮現那對泣的情景,發現自己眼濕欲哭:卡夫卡說的那不可能被摧毀的東西,是眼淚?還是原始的權力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