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三篇評論:黃竹坑私家醫院地招標

三篇評論似流於空泛,聊備一格:

文匯報
A04  |   重要新聞  |   社評  |   2012-07-28
標示關鍵字 標示關鍵詞並按此開始搜索

醫療產業具潛力政策規劃須配套

政府推出的位於黃竹坑及大埔的兩幅私家醫院地昨午截標,分別有香港、印度及新加坡醫療團體趕「尾班車」入標競投,多個初時表示有意競投的本港醫療團體均「打退堂鼓」。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強調,投標價格非主要考慮因素,如標書不符合要求,不排除流標。事實上,私院用地投標反應較預期為差,反映標書要求較為嚴苛,政策前景不明朗,令不少團體打退堂鼓。同時,招標吸引海外機構競投,顯示本港背靠內地,客源龐大,具有發展醫療產業的巨大潛力。因此,當局應及早制定醫療產業的發展規劃,在土地、醫護人手培訓、政策上都作出全面配套,扶持醫療產業發展。

為推動醫療產業發展,當局預留了四幅分別位處黃竹坑、將軍澳、大埔及大嶼山的土地,用作興建私院之用。當時不少醫療團體及大學都表示有興趣投標。然而,由於當局在標書要求上較為嚴格,例如,規定整體床位要有一半是服務香港市民、產科病床比率低於兩成、提供套餐式收費病床佔三成等。當局的做法固然是為保障港人優先使用有關服務,但難免對私院盈利帶來影響,影響團體的投標意慾。發展私院涉及長遠而龐大的投資,團體都期望政府有清晰的政策方向。

應該看到,本港不論公私營醫療水準均享譽國際。隨著內地經濟持續起飛,民眾對於高質素醫療的需求愈來愈大,為享用更好的醫療服務都不介意負擔高昂費用來港診治調養,為本港的私家醫院帶來巨大商機。目前,內地病人已成為私家醫院的主要客源,不少私院的床位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實際上,本港發展醫療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否則,印度及新加坡的醫療團體就不會遠渡重洋來港投資。他們看準的正是本港背靠內地的優勢。顯然,這次投標反應遜於預期並不意味市場看淡本港醫療產業的前景,而是提示當局在推動醫療發展上必須有全盤的政策導向和規劃配套。

產業的發展需要政策推動。然而,本港發展醫療產業的政策明顯不配套。以醫護人手為例,目前全港只有一萬一千多名醫生,相較其他已發展的地區,人口的醫生比率偏低,難以配合新私院發展的需求。同時,當局對於私院的干預過多,而且政策常變。對於新私院的床位及服務對象規限多多,正反映當局缺乏長遠發展規劃。政府有必要制定醫療產業的發展策略,包括人手培訓、專才引入、撥地發展、公私分工等,都要有明確的政策方向,讓相關團體能夠知所適從,以推動本港醫療產業的發展。

A06  |   港聞  |   太一叮  |   2012-07-28
標示關鍵字 標示關鍵詞並按此開始搜索

私院地皮變雞肋 醫療產業純吹水

醜婦終須見家翁,黃竹坑同大埔兩幅私家醫院用地尋日截標,市場反應麻麻,再有本地財團同大學打退堂鼓,所謂醫療產業,到頭來可能又係吹水唔抹嘴。

食物及衞生局仲死撐,話招標嘅兩幅地都接獲標書,顯示市場對發展私營醫院有興趣喎。冇錯,係就係有人入標,弊在包括中文大學在內嘅多個原先有興趣嘅財團,因為標書條款「太辣」,煞車放棄競逐。

香港最珍貴嘅土地資源居然淪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嘅雞肋,本地財團反應冷淡,反而吸引印度及新加坡醫療集團入標,講起真係諷刺。話時話,當局要求新建私院保證優先服務港人,海外財團點解會有興趣,好多人都覺得莫名其妙。

在商言商,醫療產業同其他產業冇乜分別,最緊要有利可圖,否則,就算地皮唔使錢都係假。當局呢頭撥地起私院,發展醫療產業,嗰頭又提出苛刻嘅投地條件,包括確保本地病人比例佔整體病人一半以上等,九唔搭八,梗係嚇怕財團喇。

正如有業內人士話齋,地產商賣樓係人都買得,偏偏私家醫院睇病要限對象,分明係大細超啫。前朝曾蔭權政府好高騖遠,大搞醫療產業,自己攞晒彩,要私院投資者捱義氣,係人都縮沙喇,叮!

商人無利不趕早,蝕本生意冇人做。當初多個本地財團對入標發展私家醫院磨拳擦掌,躍躍欲試,完全係睇中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呢盤大生意。由於當局大開綠燈,來者不拒,內地產婦不斷湧入,私院生意源源不絕,簡直係豬籠入水,想窮都難。點知特區政府改朝換代,新特首梁振英提前出招喝停雙非孕婦,私院即時斷咗財路。如果家陣斥資起私家醫院,分分鐘有去無回,條數計唔掂,仲唔褪軚咩。

講起雙非問題,真係唔講尤自可,一講把鬼火。煲呔曾上台嗰陣,問題已經開始浮現,佢咁多年來一直視若無睹,對內地孕婦逼爆產房,公立醫院不堪負荷無動於衷,反而盲目吹噓所謂醫療產業,卒之搞到亂晒大龍,令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嗱,新政府要撥亂反正,就應該檢討假大空嘅醫療產業,就算要起私家醫院,首先都要搞掂公共醫療先喇,係咪!

新報
A04  |   港聞  |   笑譚天下  |   By 譚天媚 |   2012-07-30
標示關鍵字 標示關鍵詞並按此開始搜索

香港醫療應「本地」為本

認識一位以香港為家的外籍老人家,在港工作及居住了超過50年。但過去3年來,他一改數十年來的習慣,年年去泰國做身體檢查兼度假,回來還大讚特讚,叫身邊朋友跟他去泰國體驗一下「旅遊式」的身體檢查是多麼的愜意。

近日再收到台灣朋友的通知,告知台灣也在大力推廣 「觀光醫療」,台灣駐港機構之一的光華文化中心,最近便廣邀香港朋友參加聚會,並請來了台灣的醫療專家赴港推介,把旅遊與醫療養生融為一體。

產業前景暗湧處處是

回看香港,醫療曾幾何時被政府定為「六大產業」之一,如今回望一下,似乎只是以「生仔產業」為主。雖然事情似乎已告一段落,但產子問題仍是一個政治化論題,還可能繼續發酵並引發法律爭議,情況真的可大可小。至於香港整體的醫療改革,公、私營醫院如何分工以解決醫護人手緊張、港人求醫困難等問題,亦是刻不容緩,看來現在仍是暗湧處處。

上周末,政府就黃竹坑和大埔兩幅私家醫院用地公開招標,多家原來有意競投的集團齊打「退堂鼓」,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不排除流標的可能,但更令人擔心的是本港的醫療產業前景堪虞,未來方向不知何去何從?

平衡公私營服務發展

無可否認,香港的公營醫療服務是一流的,雖然市民時有投訴,但瑕不掩瑜;私家醫院長期以來擔當分流作用,為有能力的市民提供及時快捷的醫療保障。兩者各有其功能特點,但隨着人口老化,公、私營醫院的醫療壓力均日益增加,醫療保障改革亦未能落實。此外,市民的負擔能力也是問題所在,以上種種都是長遠醫療政策的重點。

公營醫療機構的負荷過重已非一朝一夕,拓展更多私營醫療予以配合是未來大方向,但政府必須保障公共資源,包括土地資源等。此外,亦要保障私營醫療機構營運者的利益,政府必須好好把關且於兩者間取得平衡。

任何醫療產業的發展,都應以保證本地服務為前提,任憑我們「鄰居」的醫療產業發展如何迅速,也切忌利益為本向錢看而忽略本地需求,「雙非」已是一沉痛教訓,我們不可再重複犯錯。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資深新聞工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