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轉載:TVB搞文化霸权,把香港人教坏了?

我一向極不滿TVB(其實也包括亞視)的質素,認為兩間電視台是敗壞香港人公民質素、審美、視野等的一大主因;偶然見到有些學者和網友在網上撰文抨擊,但像南方都市報這個稍具深度的報導和評論則很少見。我之前寫的TVB和亞視的短評:http://blog.yahoo.com/our-wch/articles/64818(如此TVB, 那麼亞視)


TVB搞文化霸权,把香港人教坏了?
2011-11-14 09:29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我有话说

  TVB剧集只要稍具水准,就会爆发全城话题热点。

  2011年6月,TVB封面女郎到旺角拉票,吸引摄影迷包围着拍不停。

  2010TVB台庆颁奖礼,林峰获人气奖,与粉丝互动。

  本期主题:香港TVB一家独大之影响

  第壹佰叁拾壹期

  10月21日,香港亚视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澄清“破产”传言,却也坦承背负债务的尴尬现状。亚视的危机,是否意味着同城对手TVB在香港电视圈的独霸地位再也难以撼动?近日,由一帮“老生老旦”搭台的TVB台庆剧《万凰之王》又成热门话题,延续宫廷斗争剧的老土套路,我们不禁要问,香港观众为何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收看这种情节、制作、演员都有较高雷同度的剧目?他们爱TVB爱到失去审美能力了吗?

  TVB长期垄断香港免费电视头把交椅,这种一家独大的格局,是否剥夺了香港观众接触多种类型电视节目的可能?TVB剧集、台词、桥段是否僵化了香港人的价值观、生活观和人际观?TV B简直构成了一种“文化垄断”,对“地产霸权”极其敏感的香港人却为何毫不在意?

  1大部分香港人每天都有几个小时跟TVB发生关系

  香港电视界的“江湖”,简直就是T V B一家独大的“江湖”,群台并起的鼎立局面,似乎从来就不存在。

  自1967年11月19日建台以来,TV B就从来没让出过香港免费电视界的“头把交椅”。剧集规模、造星数量、电视制作费、电视广告费、黄金时段收视率的遥遥领先,写就T V B王朝不可一世的统治神话。而与T V B一度构成分庭抗礼之势的亚视,近年却岌岌可危,今年10月,更是一度笼罩在“即将破产”的疑云之下。

  而与亚视长期只能以“内地宫廷剧、韩剧”苦撑黄金时段的尴尬局面相比,以自制剧为主打的TV B,剧集阵容涵盖温馨邻里剧、处境喜剧、小品式剧集、单元剧、时装爱情剧、古装武侠剧、青春励志剧、悬疑推理剧、侦探缉凶剧、警匪剧、各类专业题材剧,应有尽有。但无论古装还是时装、现代还是穿越、活泼还是严肃,你都能从中看到香港市民生活的缩影,粤语桥段和港土气息穿插于大大小小的T V B剧中,早已成为数百万香港电视观众难以挥抹的一段集体记忆。

  正如T V B编剧罗锦辉对南都记者所说的那样:“对于每一个香港人而言,每天至少3-5个钟头是和TV B发生联系的,看TV B,就好像看着你的家一样。”香港作家、“香江第一才子”陶杰称:“只要一离开家门,所有的店铺、食肆,都在播T V B.100间餐厅有99间有电视,99间有电视的餐厅有98间播T V B,想避都避不到。”而香港观众Selina.W更是精辟地解释了他们对T V B情有独钟的缘由:“我从小就看TV B,TV B新闻好劲爆,TV B剧集有时说的就是我们日常发生的家长里短,我们想到哪里吃喝玩乐TV B也会有介绍。”这个回答或许可以构成香港人对T V B的力挺宣誓,对于香港人而言,T V B不仅仅是资讯介绍和煲剧平台,更是一份权威可靠的生活指南。

  在罗锦辉看来,广告份额的稳定比例、收视率的充实保证、香港观众的收视习惯,似乎都在验证“T V B独大、亚视为辅”的电视格局难以撼动。但危机也日渐产生,持续了40多年的“一家独大”模式,香港观众难道不会审美疲劳?T V B长期垄断香港电视业,是否也会将价值观、情趣不同于该台主张的电视节目长期抽离于香港观众的视野之外,使香港观众失去了更多的选择权?

  2TVB剧集多年无进步,演员年龄结构老化

  已成为不少香港观众生活必需因子的T V B,在经营、推广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近年来更多是以“复制 粘贴”的模式打天下。剧集内涵同质化、演员单一化、桥段重复率高……这都是T V B长期背负的诟词。但十分讽刺的是,不管媒体如何指责T V B原地踏步、毫无创新,T V B总能在低谷之后迅速振作,一轮冷寂之后,马上又是一波推向收视高峰的火爆剧集。那些“换汤不换药”的情节、冗长拖沓的热剧续集却总能将香港观众轻易秒杀。

  T V B的“小生花旦”也成了“老生老旦”,所谓“一线小生”阵容中,欧阳震华、郑嘉颖、黎耀祥、古天乐、郭晋安等40岁以上的“老戏骨”仍赫然在列,而“花旦”阵容也是由“60后”、“70后”主掌,常年来,每天晚上打开T V B,几张老面孔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时尚达人、妙龄少女、翩翩公子等面谱化角色中来回转换,诉说着与年龄极其不符的嗲气对白。而每年的“视帝”、“视后”之争,新人小辈总被边缘化,往往又成为“老人家”们“分猪肉”的盛宴。

  当然,最没创意的当属T V B台词,微博兴起的T V B体就是对千篇一律的T V B台词的绝妙讥刺。“做人呢,最紧要噶就系开心”、“有异性,冇人性”、“感情嘅嘢系唔可以强求噶”、“嘢可以乱吃,说话唔可以乱讲”……在香港观众的耳畔中回响了数十年的段子,从剧集走向生活,化作香港人日常对话中的口头禅,如今也成为了不少香港人最为奉行的金科玉律。它们一方面通俗浅易地传扬了T V B主张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和社交观,但另一方面却又是T V B编剧队伍词穷句乏的体现。这些老土台词的所有主张,实际上统统可以用《宫心计》中刘三好的“三好原则”来概括———“做好事、存好心、说好话”,它们没有发散、没有突破,甚至没有一个表达方式稍有新意的变形版本,只是一味复述香港的街坊 小市民逻辑,制造着大团圆、小俏皮的喜庆色彩,无限地迎合着40岁以上师奶们的心头所好。

  但可悲的是,上述低幼的台词、陈旧的面孔、苍白的剧集却从来找不到替代品,香港人仍然乐此不疲地成为它们最忠实的消费受众。因为对于很多基层观众而言,他们的遥控器几乎失灵,在T V B频道上长期定格。

  3TVB电视文化,职场圣经OR低幼滑稽戏?

  久而久之,T V B成为了香港电视文化的代名词。围绕T V B的争议和论讨,却有些“学者之砒霜,观众之饴糖”的意味。

  在很多观众看来,T V B已经成了指导自己为人处事、职场进阶的实用指南。家住铜锣湾的莉莉就把各类T V B宫廷剧当成了办公室政治教科书。“‘皇后’就是大权独揽、对属下颐指气使的领导和官员;‘宫女’就相当于各怀心机又极力自保的同事或竞争对手,看她们的争斗、交锋可以学到很多职场处事之道。”

  “这是TV B公信力的体现,如果缺乏这层信任,全民收看T V B并付诸生活实践,就不能实现。”罗锦辉表示,正因为T V B长期以“抒发民众声音”、“贴近民生生活”的姿态出现,它才能在香港人的时尚潮流、资讯吸收、生活品位、衣食住行上发挥重要的影响。

  但是,TV B对民生的“贴近”,更多却成为了一种“重复”或“迎合”,它称职地满足了公众娱乐、休闲的需要,却没有把提升公众口味、情趣、思想深度当作一个义务来承担。也许是出于市场、收视率的需要,T V B很少开设一些哲学性、思辨性、文化性的栏目,偶有时政论坛类节目,也常常沦为个人极端情绪的宣泄场。“T V B宣称自己影响了香港文化,但实际上他们所说的‘文化’,也常常是些众所周知的常识和道理,是粤港文化的简单复制而已。”一位不愿具名的深港资深媒体工作者如是说。

  不少香港文化界人士、本土学者也渐渐意识到T V B电视文化的“肤浅”。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的那样:“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在很多学者看来,T V B垄断下的香港,无疑是后者。

  香港大学教授李欧梵认为香港大众媒体缺乏承担文化义务的责任感。他认为,香港的公共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它的作用,“是将大众集体无意识深处的渴望、需要、焦虑、困惑、梦想加以投射实现,利用此形式来形塑目前大众所关怀的日常生活,并以此种方式表现出集体的分享,以及对于文化任务的承担”。香港资深媒体人吴志森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娱乐选项并不丰富的时候,很多人下班之后赶着回家看T V B电视剧的大结局,整条街是没有人的,万人空巷,大家陷入集体无意识的巢窠。”香港资深传媒工作者萧若元曾在节目中怒斥T V B:“无线三十年的剧集来来回回就是三种类型,一种是男女情感纠葛,一种是争夺财产,第三种就是家庭矛盾,如果有人说无线还有第四种剧集类型,我就不姓萧!”香港民间智库R oundtable理事会副主席黄培烽也指出:“T V B在黄金时间不停播放电视剧或相似的娱乐节目,而这些剧集和娱乐节目都是重复或反智的。”香港人网讨论区有一个“反TV B霸权”版,版主sparkfit直言“香港人是由TV B教坏的”。占用了公共资源的TV B非但没有提供“公共性”,在一台独大的局面下,还加强了这种“公共性”的缺失,TV B上演的正是波兹曼所说的那出“滑稽戏”。

  4反智的电视看多了,思考模式也会单一化

  节目类型单一、台词低幼、价值观低幼,均构成了学者们批判TVB的有力缘由。他们认为,电视平台的文化指数若要达标,就必须重拾“社会教化”的功能,对受众的价值观和意识进行引导和重塑。

  文化杂志《瞄》(M use)主编、香港专栏作家林沛理认为电视是一种酷似香烟的“成瘾性产品”,长期沉迷电视节目除了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外,还会影响个人的社交、活动能力以及对文化的鉴赏和辨识力。而T V B的节目就像“老大哥”一样照顾好每一个“成瘾”观众的脑袋。吴志森则认为,TV B节目跟香港的生活是脱节的,近十几年的香港处在一个生活得不很开心的年代,“每天面对很多不确定的东西,工作、收入、楼房等。如果每天想这些问题,就会变得愤怒,对政府不满,就会想着如何反抗。但T V B剧集的存在让他们没有时间去思索自己的处境,看完之后好好睡觉就是了。电视剧完全与现实脱离,这就是TV B剧集最大的恶果。”

  当香港观众懒洋洋地沉浸在T V B剧集所带来的快慰中时,庸俗化、低级趣味便悄然滋生。“如果有一百万的观众看了这种反智、逻辑不通的电视剧,茶余饭后谈的东西都是这些的话,难免会造成思考模式的单一化。”在这点上,吴志森的意见和陶杰是不谋而合的,“有怎样的观众就会有怎样的电视,因为TVB的电视剧不论拍得怎样差劲,也拥有所谓最低收视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近年TV B剧集创作意念越来越乏善可陈,制作越来越马虎。电视观众在一元化剧集日积月累的支配和限制下,品味也被彻底磨平和庸俗化”。T V B剧集和痴迷于此的观众,画地为牢地在“庸俗”“无厘头”的字眼下自high.

  “我们读报、看电视,不只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也是为了要得到理解这个世界的角度和视野;不只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要知道事情为什么发生和有什么意义。我们要通过媒体信息的自由传播和表达意见来进行民主参与实现自我,进一步建立个人的自主和尊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塑造和巩固自己的价值系统。”林沛理总结道。

  5竞争 反霸权组织也未必能成功“反垄断”

  香港人对T V B的文化垄断是否察觉?痛恶地产霸权的香港人,是否也会对文化霸权进行抵抗?“反对T V B的人都是不看T V B的,而看T V B的人都是不反对的。”陶杰一语中的,“中国人都是这样,对低层次的利益非常敏感,但是对高层次的比如精神文化价值,一般人都不懂。”或许,“地产霸权”之所以触动香港人敏感的神经,大抵是因为民众切身利益的损失显而易见,但对于“文化霸权”,有些观众甚至可能完全没意识到。他们在时政、经济、房产等多个领域呼吁个体诉求,频频抵制垄断,却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正在遭遇潜移默化的“垄断”,而把这层“垄断”归咎于他们所钟爱的TV B肥皂剧、TV B桥段,他们甚至会觉得莫名其妙。

  但也有觉悟者走上台前,扛起“反对TV B”的大旗。社交网站Facebook上有一个“反TVB大联盟”,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有1782个成员。由年轻人组成的“香港投诉合唱团”创作的歌词,反映观众不再被动接受资讯:“CCTV B最快最新,事事旦旦无法过问,报导欠缺公理,当我系傻要我睇,连篇大话吓死你。”

  这类虚拟组织的“反抗”或许有些调侃、戏谑的意味,若要真正改变“一家独大”的局面,或许应从电视市场、电视行业规范的层面入手。去年8月,香港独立智库社区发展动力培育(CD I)发布《香港广播业的困局与未来发展的路向》,该报告给出了包括“维持广播业的公平竞争,防止垄断”、“开放媒体市场,以公众利益为依归”、“制播分家,要求外判部分节目制”等在内的九条建议。而萧若元则在《萧若元给全港市民及立法会议员的公开信》中给出了四点建议,包括电视台不准拥有长约艺员、制播分家、均衡节目、频谱拍卖。

  如何打破T V B一台独大的局面,很多人会自然地将宝押在“竞争”上。不过,“竞争”也未必是消解电视文化垄断的最佳良药。黄培烽指出:“创意并不仅仅能透过竞争来解决的。例如,亚视偶有具创意而受观迎的节目(例如《今日睇真D》、《寻找他乡的故事》),TV B便会制作相似的节目。由于TV B拥有惯性收视,当两个电视台有相似节目时,观众慢慢便会看TV B,而对手的节目则因为观众流失而告终。”

  《信报》专栏作家占飛则表示,港人很迷信竞争,仿佛有竞争就一定有进步,其实不然。“多了两份免费报章,各免费报纸的水平就提高了吗?香港由只得两间大学,到今天有八间,大学的教学水平、大学生的质素提高了吗?若然新的免费电视台只是行同样的制度,只是制作更贵的电视剧去竞争,这样的竞争怎会是良性竞争?”

  “只有越多人反T V B才会改善自己的态度,否则我们今后也只可以活在有电视机但不想看电视的日子。”正如Facebook“反T V B大联盟”的宣言一样,林沛理认为只有观众的“揭竿起义”才能彻底改变TV B独霸的局面。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1-11/14/content_33129057.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