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

輕和重 Lightness and Heaviness

再和各位分享看書時摘錄的吉光片羽:


《瑞士史》


序言:I'm not a missionary, but I have a mission. 


P.159:紐約時報記者問因二戰流亡美國的德國作家托馬斯.曼「放逐是不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他回篬:「我在何處,德國就在何處」(Wo ich bin, ist Deutschland.)


Kevin 注:偶爾聽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引用此語,覺得他們肩膀擔不起這樣的重負。後來在港台傑出華人系列拍余英時先生那輯中,聽到余先生也引此語自慰,我覺得余先生擔得起這沉沉的文化中國。


劉小楓《這一代人的愛和怕》


P.4:「沉淪於麻木,麻木於沉淪,多少眾生在此麻木的沉淪中埋葬了青春的血肉。」


P.52:作者想起了法國作曲家Ropartz一句話:Qui nous dira la raison de vivre? (誰會告訴我們活著的理由?)


P.99:神學大師巴特(Karl Barth)寫莫札特時寫過一句話:Das Schwere schwebt und das Leichte uwendlich schwer wieget(生活是沉重之輕和輕之沉重) 


Kevin 注:讓我想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及近日看的《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伊凡。


It's some words I got from the books I read some weeks ago.Sorry I can't translate them into English.



 


3 則留言:

青蛙仔 提到...

睇書好深奧, 都係聽歌簡單點!
[版主回覆06/24/2009 18:41:00]好少聽歌, 放假時搵搵好耐以前買既John Lennon 既Wonsaponatime CD聽, 好中意.

Wing Chu 提到...

我中意體動物書同小說書. 我聽啤梨d歌因为好好聽.
[版主回覆06/24/2009 18:41:00](Empty)

oliver 提到...

死有重於泰山,也有輕於鴻毛。耶穌也講過:我已勝過死亡。耶穌已經活在我心中,這是我可以見證的。還有一句話是非常重要:如果你認識我,就即是認識父,也就是看見了父。I see.我知道。其它的道理已不再重要。所要做人要分輕重,重這個輕那個,要明智。遠華兄,多謝你!